历史故事_故事大全_名人传记-858历史
858历史广告位

约翰·洛克菲勒发迹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时间:2018-10-31 13:57:55编辑:浮泊凉

客观条件是同时代人大体同样享有的,因此,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个人天赋及他对客观条件的把握就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洛克菲勒的发迹,正在于他在这方面的非凡天赋及不懈的努力。

洛克菲勒对时代的发展趋势有异常深刻的理解,前面我们在讲到他追求石油业规模效益时已涉及这一点了。他曾在一段论及托拉斯的著名谈话中这样说道:“这个运动是整个现代经济管理制度的起源。它使全世界经营商业的办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样做的时间已经成熟了。它是非来不可的,虽则当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它能够使我们避免浪费的情况……合并的情况将长期存在下去。

个别经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还曾详细叙述过客观必要性怎样促使美孚的规模越来越大,并指出:如果美孚只依赖于地方业务,那我们在很多年前就已被人家击败了。他介入石油业后就拼命借钱,在短时间内取得规模优势,只有对时代趋势有深刻理解才敢在这方面走在他人前面。

稳妥而大胆,勇于创新,这是洛克菲勒发迹的另一重要主观原因。洛克菲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冒险家,他介入石油业的态度非常慎重。前面讲到,美国石油业刚兴起时他考察了油区,此后几年他仍安详地做经纪人的生意。当然他并非不关心石油业,而是在等待时机。对他来说,1863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约翰·洛克菲勒发迹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美国铁路路线示意图

一是铁路线伸到了克利夫兰,解决了石油运输问题。二是他经纪行的合伙人克拉克的一个叫萨姆·安德鲁斯的朋友发现了用硫酸把石油炼成火油的方法,但缺乏资金开设炼油厂,请求洛克菲勒和克拉克合伙投资炼油业,这成了洛克菲勒介入石油业的开端。但这时,该炼油厂称为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可见洛克菲勒还不是主要人物。有人说他这时还“不屑列名于这家新商行”。但他很快看出这一行业的前途,力主大量投入,2年后就把克拉克“吓”出了炼油厂。这一过程充分说明了他的行事特点:决策慎重,但看准了就奋不顾身地投入。

高超的组织才能也是洛克菲勒发迹的一个重要主观条件,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他最重要的天赋。美孚的许多骨干如阿奇博尔德都曾是洛克菲勒的死对头,洛克菲勒能把这批能力出众、桀骜不驯、寡廉鲜耻的人物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洛克菲勒承认:劝导强硬有力的人同意一件事,并不总是最容易的。但他一般总是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达成一致。另一方面,他也要谨慎地行使第一把手的权力,“从来不允许哪个公司成为个人表演的橱窗”,而是在他们中培养起一种忠诚不渝的“美孚精神”。

洛克菲勒的领导艺术,在购买利马油田一事上表现得很鲜明。19世纪80年代,在俄亥俄西北部和印第安纳东部的利马一带发现了石油,且油源充足。但这里的原油含硫量高,被称为“酸油”,谁都找不到有效的提炼方法,质量低得只卖0.15美元一桶。洛克菲勒建议买下这里的油田,等发明新的炼油方法后再开采,但大部分执行委员会的成员都极力反对。

最后,洛克菲勒说他个人将拿出200或00万美元来冒这个风险,迫使执行委员会同意。接着他请来一位有名的炼油专家,在经过多次失败,花去20多万美元的实验经费后,1888年他们终于获得成功,利马原油从每桶0.15美元升为1美元,美孚在这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

最后,从奋不顾身地追求、保存、扩大财富的角度看,洛克菲勒堪称新教伦理的典型代表。冷酷无情地追求财富,即使对自己的生活也是这样。拉法格曾形象地描绘过这类人的性格:“如果把积累了亿万财富而丝毫不愿也不可能利用这些财富的托拉斯体系的创始人,同那些过着腐化生活的资本家等量齐观,也是不公平的。

约翰·洛克菲勒发迹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石油提炼步骤

施瓦伯这个精力充沛、工作到了狂热地步的劳动组织者,只是最近才听从医生的劝导而同意休息。洛克菲勒的消化系统坏得只能吃一种特殊的奶制品。他已许下诺言,谁要是能把他的病治好,就酬谢500万元。资本家一旦发了财,往往就离开工作贪图安逸,享用从工人那里掠夺来的财富。反之,托拉斯的活动家们却永远是一些献身于自己事业的人。”

讲求信用是新教伦理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洛克菲勒发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855年,即他在16岁时进入克利夫兰一家商行当簿记员时,他就努力使自己养成“诚信、名声和注意细节”的工作习惯。从那时起,他就把自己花掉的一分一角钱均记在私人分类账本里。1859年他与克拉克开设了自己的经纪行,由于严格讲求信用,很快在克利夫兰商界取得声誉。

他投身石油业之初的大量开支,包括通过投标把克拉克“挤”出炼油厂的巨额投资,均得力于他在克利夫兰的信誉,否则他就无法得到资金,从而无法使自己的炼油企业鹤立鸡群。1860年代是美孚崛起的关键年代,只有能借到钱,才能使美孚超常规发展,信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

“合理地”使用财富,使自己的事业长存,也是新教伦理在洛克菲勒身上的重要表现。洛克菲勒曾说:“我研究有钱人的时候,我看出只有一个方法使他们能花了钱得到真正的等价物,那就是培养一种情趣,把钱花得可以产生持久满足的效果。”他终生不抽烟、不喝酒,50多年来一直是妻子的忠实丈夫,从未对自己这种生活方式表示过怀疑。“把钱花得可以产生持久满足的效果”,体现了他对生活真谛的理解。这就是:

1.让自己与后代永远拥有财产,出人头地。他把大量财产交与后代,但他深知,守财或许比赚钱更难,教育孩子遂成为头等大事。

小洛克菲勒在母亲、外祖母、姨妈及三个姐姐的圈子中长大。很小的时候她们就要他加入“禁酒同盟”。10岁时,她们就要他宣誓“不吸烟、不亵渎神灵、不酗酒”。每天早上大家做早餐祷告,星期天母亲主持“家庭座谈会”,讨论一周来的事情。家里不准玩牌,星期天不吃热餐,因为在清教徒看来厨房劳作是亵渎安息日的行为。

约翰·洛克菲勒发迹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平时举止不能轻浮,叔叔威廉·洛克菲勒的家庭也因被认为举止言语不够检点,而使两家的关系冷落下来。母亲总是要求孩子对每个行动都问一下:“我对吗?”“我是否尽职?”小洛克菲勒把长辈们给自己的钱一个个地积累起来。老洛克菲勒告诫他:财富是上帝叫他们看管的,这是一种特殊的委托,不能乱花。老洛克菲勒还教他怎样记分类账,这些账今天看起来已毫无意义:“练小提琴1小时付5分钱;喝热开水5分钱1杯;拍死苍蝇每只得2分钱。”

但它培养了一种生活习惯和人生准则。小洛克菲勒在他就读的布朗大学留下了怪人和为人吝啬的名声:西装的袖口边磨毛了就修修光;站在烧开的茶壶前,聚精会神地利用水壶的热气把两张粘在一起的邮票分开。所有这些,小洛克菲勒又用来教育自己的6个子女。之所以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比较保守的布朗大学,是因为洛克菲勒认为哈佛等名校太开放,怕孩子因此学坏了。

2.在不影响自己万贯家财的情况下,做一些慈善事业,特别是有永久价值的公益事业。美国一些大亨都建立过各种基金会或进行大量捐赠,一些批评家认为这主要是为了逃避遗产税,这不无道理,但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美国的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是20世纪第一个10年过去后开征的,而洛克菲勒的捐赠始于19世纪90年代,1901年建立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通常认为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建立的开始(正式建立在1913年)。

还有一种说法是,洛克菲勒拿出钱来,主要是慑于公众的批判。这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从洛克菲勒给钱的方式看,我们也不能忽略他的人生追求。他说道:“我的脾气是,在十分仔细地查明事业有价值之前,不能称心满意地拿出钱去。”

总之,成功与永存是洛克菲勒的终极追求。为了成功,拼命赚钱与节制欲望、讲求信用与尔虞我诈这些似乎毫不相关的东西被巧妙地结合起来了;而为了永存,冷酷无情与严格的家教及普施天下也结合起来了。当然,我们不应从字面上来理解他的节欲问题。节欲是因为他认为不节欲会妨碍事业和健康,即永存;而为了事业和健康,他是不节欲的。他晚年的住宅光维修费据说每年就要50万美元,有350名雇员照料他的公馆和周围地产,家里有20个私人医生,配有小型医院所需的整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