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秦国统一事业的顺利进行,秦国对法家思想也越来越推崇,历代统治者无不认为是法家成就了秦国,创造了秦军的荣耀。但到了庄襄王时期,却有一个人看到了法家思想的缺陷并试图纠正,这个人就是吕不韦。吕不韦组织大量门客编修《吕氏春秋》,希望能将此书献给嬴政,作为嬴政执政后的指导思想,让他带领秦国走出极端的状态,让秦国成为一个兼收并蓄的思想熔炉。显然,吕不韦失败了,他没能阻止秦国继续走向极端。一方面是因为法家思
新生的秦帝国面临着一南一北两大威胁,首要的就是北方的匈奴。匈奴是中国北方一支非常古老的民族,他们游牧于大漠南北。据《山海经》记载:“犬戎(匈奴)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也记载说,匈奴人的祖先是夏王朝的遗民,“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夏朝灭亡后,夏桀被流放,三年后死去,他的儿子淳维带着父亲留下的族人,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后来,他的子孙就在那里繁衍,发展成为一支人数众多的民族,这就
在一切都讲求“一”的秦帝国境内,始皇还推行了试图使人们的风俗习惯达到统一的“行同伦”政策。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杂居,保留了许多较落后的风俗习惯,因此六国长期将秦国视为不知礼仪的野蛮国家。商鞅变法时,就开始对秦人的落后习俗进行改革。“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但是,风俗是人们长久养成的风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汉文帝时,贾谊在上书《治安策》时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秦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这并不意味着统一战争是件容易的事情。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此,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谁都不能不慎重。为了进行统一战争,秦王君臣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既有宏观上的战略,又有微观上的策略与战术。秦国统一六国是在嬴政时期完成的,但统一的战略方针早在昭王时就已经基本确立。其基本精神就是:以连横破合纵、远交近攻。以连横破合纵,是为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昭王时
长平大战并不是发生在嬴政统治时期的一场战争,但却是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场战争,也是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遇到的最为艰难的一场战争,更是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强国争夺统一权的战争。谁胜了,谁就更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因此,两国对这场战争的准备、投入和重视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开战前,我们先来看看两国的实力对比。这是一场涉及到近百万军队、持续三年的大战。因此,它不只是军事
春秋时代,诸国争霸,战乱不止。历史步入战国后,战争愈发惨烈。这一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就是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这场大战,历时三年,秦国倾尽全力才勉强获胜,但付出了伤亡半数的巨大代价,而赵国战败,四十万赵军将士被坑杀,从此一蹶不振。秦赵两国,可以说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但谁会想到,这样一对生死冤家,却有着割不断的血缘联系,用一句老话说就是:“五百年前是一家”。1986年,在陕西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