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5 11:10:25编辑:文二
众所周知,九一八之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对于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并没有对此达成一致的意见,有说起是卖国的,又说其实爱国的。
从他个人的角度看,也是在晚年含糊不清,有时候说是自己不抵抗的的,自己愿意被这个黑锅,有时候有说是蒋介石让他这么做的,不过说来说去,事情还是出现了。
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据张学良晚年的说法,如果他在,九一八事变就不会发生,这个他,很多人可能说是张作霖,但是不是这个人曾经和张学良并肩作战,情同兄弟父子,却是想致张作霖于死地的人。
他是郭松龄。
郭松龄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奉系的大将,但是最开始,他是从同盟会出身的。早先随着朱庆澜在广东任职,后来进入东北。
本身是陆军讲武堂出身的他,具有哪些老派军阀没有的新式思想,他自从进入奉军以来,就对军阀张作霖一直对关内用兵,意图争霸中原表示不满,他进入奉军的目的如他所说:“欲谋东三省之根本改造,非先推倒恶军阀不可,余拟回奉,投身奉天军阀巢穴,谋取兵权,潜蓄势力,以图根本改造。”
但是当时是老派军阀当道,没有地位的他只能潜伏。但是他同样握有重要的一件砝码,那就是张学良。作为东北讲武堂的教官,他为张学良灌输新式的军事思想,同时对其进行民族国家的主义教育。
而郭本身沉稳寡言,不事应酬,待人谦和,谙于军事,练兵场上身先士卒的性格,又深受张学良称许。张学良虽然年轻,却知人善任,视郭为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两人迅速发展成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与段祺瑞控制了北京中央政府。并且掌握了华北华东大部分的省份土地。按理说的升值后就应该分封功臣。但是从郭松龄看来,显然是对自己不公平,本来张学良为其争取来的安徽督军,却被杨宇霆得到。
影视形象:郭松龄
郭松龄因受杨宇霆排挤而失去安徽督办一职,心怀不满,这也为其后期反奉埋下了种子。再到后来,国民军和东北军产生了龃龉,郭松龄被派去打冯玉祥,他肯定不乐意。
于是他趁机和冯玉祥、李景林联络,结成反奉联盟,并议定反奉胜利后,冯玉祥据西北,直隶(今河北)归李景林,郭松龄管东三省及内蒙古。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
郭松龄作为奉系将领,直接反奉必定孤立无援。所以他看好了张学良这张牌。郭在滦州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说“松龄自受知遇,以至今日,一身所有,皆公之赐。……凡所希之功名,皆为公而求,所望之事业,皆为公而立”这表明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你要支持我!
但是张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劝阻,但是没成果。
结果很明显,最后郭松龄兵败被杀。张学良对此十分痛心。在以后没遇到困难,他基本上都会想起他这位良师益友。“如郭茂宸在,就不会这么困难了!”这是他常说的话。
后来,张学良到了台湾,在台北探视病中的齐士英,二人回忆起郭松龄,两人都认为:“若是郭松龄反奉成功,中国历史将改写,可能就没有民国二十年的‘九一八’事变。”
影视形象:张学良与郭松龄
可惜,历史不能重写。张学良的假如,也不可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