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0 16:07:29编辑:文二
重九起义是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在昆明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在讲武堂师生作内应的情况下,从北校场发起攻城。
蔡锷等部从东南进攻,经过一夜战斗,于次日晨完全占领全城,活捉总督李经羲,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起义成功后即成立云南都督府,宣布云南独立,蔡锷任都督。
一、重九起义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后,云南省内反帝反封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虽然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但它却显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剥削下的革命要求。
进入20世纪后,云南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特别是屡受英、法的殖民侵略,使得云南人民对严重民族危机的切身感受十分强烈,被认为是当时在帝国主义侵略下处境最危险的两个地区之一(另一处为东北,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东北曾爆发历时一年多的日俄战争)。
因此,尽管云南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不发达,但这种特殊的环境使“云南人民更感到`内巩国基,外御强敌'的迫切,于是积极起来反抗”,从而使云南的民族主义运动显得格外高涨。
二、重九起义的直接原因
1906年,同盟会云南支部正式成立,并创办同盟会云南支部的机关刊物——《云南》杂志,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对云南民主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李根源、唐继尧、吕志伊、杨振宏等云南革命者的积极推动下,许多云南本地人纷纷加入了同盟会。从日本回到云南的杨振宏等人,深入云南并到滇缅组织发展同盟会,建立仰光总机关部。
孙中山曾阐述云南能革命的两个因素:一是“官吏贪污”,一是“外侮日亟”,“滇省人民在官吏压榨与外侮侵凌之下,易于鼓动奋起”。
1906年11月,孙中山同杨振鸿、李根源等人剖析国内各省形势时指出:近期若在云南发动起义是比较有利的。此后,杨振鸿等人便在心底不断地勾画着“以云南的独立为争取中国独立的基础”这样一幅实现理想的宏伟蓝图。
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1908年4月、12月,云南陆续爆发了河口起义、永昌起义。这两次过于仓促的起义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却为之后云南在整个辛亥革命中的作为埋下了伏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起义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11日晚和12日晨,驻汉阳、汉口的新军先后起义成功。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的是湖南和陕西两省,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等发动会党和新军进攻长沙,起义军建立了湖南军政府。
同时,陕西同盟会员景梅久等联络会党和新军起义,建立了陕西军政府,辛亥革命前,云南革命者已经掌握了部分新军武装,培养了大批骨干,为革命做了准备。
四、重九起义的影响
云南是武昌起义之后最早举行起义宣布“独立”的省份之一。起义的胜利声援了武昌,推动了贵州、四川及一些省的独立。
云南人民“重九”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云南各族人民的斗争,结束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而且推动了全国革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