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6 13:31:26编辑:文二
泾原兵变,是唐德宗时期发生的一起兵变事件。建中四年(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攻陷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并被变军包围一月馀,史称奉天之难。
一、泾原兵变的背景
1.自安史之乱平定后,黄河下游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后来更世袭相传,唐中央也无法过问。
2.唐德宗继位后,决心对付地方的藩镇。
3.朝廷分配功劳奖赏不公,王武俊心中不满。
唐德宗像
二、泾原兵变的起因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长安。当时泾原士卒离开驻地,大多带着家中子弟,希望到长安后能得到朝廷的优厚赏赐,结果一直到离开长安城都一无所得。
当时德宗下诏,命令京兆尹王翃犒赏军队,京兆尹王翔只赏赐了粗茶淡饭,士兵们十分愤怒。
本质上讲泾原兵变起因是统治阶层对下层人民的剥削过于严重,引起底层人民的反抗,百姓这种心理被阴谋家加以利用,最终形成泾原兵变。
三、泾原兵变经过
1.奉天之难
唐德宗带着皇妃、太子、诸王等仓皇出逃,由咸阳到奉天,护驾的只有宦官霍仙鸣及窦文场。泾原兵进入皇宫府库,大肆掠夺金银。朱泚进入宣政殿自立为帝,国号大秦,年号“应天”。皇叔彭王李仅、皇弟蜀王李溯遇害,朱泚分别赠其为司空、太子太保并葬之。
朱泚写信给弟弟朱滔说“三秦之地,指日克平,大河之北,委卿除珍,当与卿会于洛阳”。
朱泚派泾原将领韩旻率三千骑兵,前去奉天,谎称迎接皇上车驾。段秀实用手中的象牙笏击打朱泚,被杀。
此时浑瑊坚守奉天。德宗向魏县行营告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来救,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后来也赶到奉天救援,奉天城于是转危为安。朱泚围攻奉天一月有余,未果,退回长安固守。
2.逃往汉中
李怀光自恃功高,德宗听信宰相卢杞馋言,竟不肯召见,李怀光按兵不前,多次上表揭露宰相卢杞、宦官翟文秀等人之罪。德宗不得已,诛杀翟文秀,贬谪卢杞。
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德宗下罪己诏。即著名的陆贽《奉天改元大赦制》。并加封李怀光为太尉,并赐铁券,赦免他三次死罪。以示信任有加。李怀光大怒说:“圣人疑怀光邪?凡人臣反逆,乃赐铁券,今赐怀光,是反必矣!”。
于是将铁券扔在地上。皇帝命翰林学士陆贽去劝谕他。几天后,德宗驾幸汉中,让戴休颜留守奉天。李怀光乃跟朱泚建立盟约,追击德宗。
3.返回长安
李怀光后来跟朱泚决裂,逃往河中,朱泚陷入孤立,唐大军进逼长安。朱泚和姚令言向西奔逃,抵达彭原的西城屯(今甘肃省镇原县东)途中被部下梁庭芬、韩旻等杀死。其余党源休、李子平奔凤翔,被李楚琳斩杀。七月德宗返长安。
四、泾原兵变的影响
泾原兵变后,大唐天子的威严完全扫地,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应对地方的藩镇割据更显得无心无力。唐德宗成为第三个逃离长安的皇帝,从此不再信任宰相,对将领猜忌,更为重用宦官。
五、泾原兵变的评价
泾原兵变是唐朝政治的重大转折点,从此河朔藩镇一直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唐德宗上位之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他拥有带领大唐走向兴盛,成为一代伟大帝王的机会,他上位后锐意进取,认为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先扫清河北的藩镇,于是听从宰相杨炎的谏言,采取各种发展经济的举措。
朝廷对河北藩镇大举发兵,可惜用兵不当,不但没有削藩反而引起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还导致唐德宗在面对河北藩镇的问题时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唐德宗不得不审慎的对待,对此十分的无奈,却又没有强大的实力去镇压他们,只能采取姑息养奸的策略,而另一方面他变革政治体制,成为这场叛乱的导火索。
泾原兵变是唐德宗削藩的错误态度,以及用兵不当、连续出现问题导致形势不断恶劣而发生的叛乱。唐德宗最终错过成为一代明君,留名万古的机会,反而成了被叛军追杀,逃离都城的皇帝,被后世耻笑。而且唐德宗在位期间,重用宦臣,疏远忠臣,导致唐朝开始走向衰败。